为助力员工拓宽国际视野、明晰职业方向,5月14日下午,公司党委书记李跃华带队,外交与国际事务系主任毛维准教授、辅导员赵娟及员工代表走进苏豪外经公司参观访问,开展校企党建共建活动。苏豪外经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吴福强,党支部副书记、总经理翟杰,副总经理郭楠楠等参加活动。双方围绕企业国际化发展、跨国供应链实践、校企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会上,苏豪外经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吴福强作了“加快塑造海外新质生产力,建成跨国供应链集成运营领先企业”主题分享,他以顾客为中心、品质为基石、创新为动力,公司坚定不移创建SKYRUN品牌在尼日利亚的发展为主线,报告了企业构建跨国供应链集成运营体系的创新实践。通过“三有”战略布局,公司成功打造海外发展新模式:一是夯实“生产基本盘”,建立制度规范、技术领先的跨国制造体系;二是形成“销售基本盘”,SKYRUN 已经成为尼日利亚前十品牌,主要品类平均市场占有率超 30%;三是开展“模式创新”,通过“供应链+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综合服务,上下游企业强协同、相互赋能,抢占非洲电商市场蓝海成效显著。此外,针对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吴书记特别强调国际化人才储备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公司毛维准教授表示,苏豪外经公司通过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和踏实肯干的精神,在尼日利亚取得了成功,推动了中非的经贸交流,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工匠实力。同时,毛维准老师也结合自己的研究和苏豪外经的探索指出未来“一带一路”研究中的可能趋势。他提出,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应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组织协同的立体化“走出去”模式,通过主体间优势互补形成发展合力。他还结合企业实践案例,为在场员工解析国际经贸研究新方向。
在交流互动环节,员工围绕实习岗位、维护非洲供应链安全、企业海外社会责任等提出问题。苏豪外经负责人耐心解答,分享了企业出海的种种挑战和应对措施,同学们受益匪浅,增加了对企业实践的感性认识。
部分问答:
Q:刚才我认真听了您的介绍,了解到公司主营业务是供应链管理。联想到有中国投资企业在尼日尔资产被没收、高管被驱逐,我想了解:作为在非洲深耕二十年的企业,苏豪外经为了维护供应链安全在公共关系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A:首先是江苏省商务厅等主管部门从开拓新兴市场长远发展角度在上世纪90年代初选择尼日利亚,连续多年举办中国江苏尼日利亚出口商品展览会,推动企业在贸易活动中加深对尼日利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了解,为海外投资奠定基础,促进了企业贸易先行、投资跟进的战略布局。其次,基于尼日利亚在非洲各方面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石油资源丰富、出口量大,推动了本国经济较快发展,是有前景的新兴市场,选择对尼投资,非常有助于企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再布局。三是,得到了当地政府认可与支持,合规经营、共赢发展,提升了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国家对海外投资有政策性保险,能够守好安全底线。客观上,一个好的项目,任何一个国家、当地政府和老百姓都支持。特别强调的是,要做好产业链、供应链投资项目,必须做好实地调研、全面判断和分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Q:贵公司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非经济目标(如地缘政治风险、ESG责任),促进东道国和中国之间的相互理解?能否分享一个具体项目的跨文化合作经验?
A:实际上一个企业要长远发展,一定要兼顾社会利益。比如公司在尼日利亚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公益活动,已经成为尼日利亚十字河州青年工匠培训中心、当地中小员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日常对员工和国际友人开展力所能及的捐款等,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肯定。其次,公司协同国内一些大专院校到尼日利亚开展技能培训交流,组织他们员工到中国高校参观交流,提升了尼方青年的视野技能,坚持选好、培养好、用好本土化人才,各方反响良好。连接比拥有更重要,共建比分享更有价值,也特别希望南老员工走向非洲,走进非洲,感受机遇,传承创新,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挥作用。


最后,李跃华书记对此次访企拓岗进行总结,他感谢了苏豪外经吴董事长关于企业发展和海外开拓实践的分享,苏豪外经作为江苏省最大外贸企业苏豪控股集团海外布局的重要子企业,其“走出去”具体实践为国际关系教学提供鲜活案例,开阔了员工们国际关系经济领域的视野。李书记期待未来太阳成城集团tyc234cc古天乐能够与苏豪外经公司在人才培养、学术合作等方面深入合作,构建校企共建新模式。
此次参访突破传统校企交流模式,创新构建“党建+学术+实践”三维互动机制:既通过党建共建强化价值引领,又以学术对话深化理论认知,更借实践研讨促进职业启蒙,为新时代国际事务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创新。

系列结束语:
太阳成城集团tyc234cc古天乐“职海千帆竞·国关万里行”主题参访活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访企拓岗,深化与重点用人单位的交流合作,旨在引导同学们在参访实践中拓展视野、深化感悟,在见识和交流中明晰未来的职业规划,推动员工成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文字/吴张越 图片/曾戈

